國內工業氣體規模快速增長,行業集中度有望不斷提升
- 發布時間:2022-11-07
- 發布者: 本站
- 來源: 原創
- 閱讀量:
近期,海通證券研究報告指出,國內工業用氣規模快速增長,工業用氣市場格局分散。龍頭公司有望通過并購和異地布局提高行業集中度。而特種氣體進入壁壘較高,市場集中度較高。目前特種氣體國內自給率較低,進口替代空間廣闊。
被稱為“工業血液”的工業氣體應用廣泛
工業氣體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廣泛應用于冶金、石油、石化、化工、機械、電子、航空航天等諸多領域。普通工業氣體是指純度為99.99%的液態或氣態氣體。常見的工業氣體產品主要有氧氣、氮氣、氬氣和工業氨氣。
電子氣廣泛應用于電子產品的工藝中,如離子注入、刻蝕、氣相沉積、摻雜等。電子氣包括電子特種氣和電子散裝氣。
工業氣體產業鏈介紹
工業氣體產業鏈的上游主要是原料和設備供應商,主要涉及空分設備制造商和化工原料供應商等。中游是工業氣體供應商;下游是集成電路、LED、光伏等新興產業。
工業用氣分散的市場結構有望通過龍頭公司改善
國內工業用氣規模從2010年的400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1795億元,復合增長率為14.62%。海通證券認為,未來市場空間將繼續擴大。
國內燃氣企業規模小,產品品種單一。截至2021年7月7日,我國有334516家企業名稱和經營范圍中有工業氣體。海通證券認為,燃氣龍頭企業可以將現有的分銷服務模式復制到其他地區,通過異地分銷、并購等方式擴大在其他地區的市場份額,提高燃氣行業的集中度。
國內特種氣體進口替代空間廣
2017-2020年市場規模復合增長率為16.67%,預計2022年將進一步增長超過220.8億元。全球特種氣體市場已經形成了少數大型跨國氣體生產商占據全球市場大部分份額的市場結構。在中國特種燃氣市場,國內燃氣企業規模迅速增長,逐漸打破外資在部分品種上的壟斷。






